个人信用报告客观记载了您的信用状况,是您贷款申请、信用卡审批、任职资格审查、就业等领域的重要参考,涵盖7大版块68条信息。其中,您的资产和负债信息属于您个人隐私信息,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属于*性采集信息。如果您不注意保管好个人信用报告信息,就有可能被非法泄露和复制盗卖,被不法分子用于“精准诈骗”,给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一份个人信用报告能泄露个人多少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配偶信息等。
信贷交易信息指借债还钱信息,是信用报告中最核心的信息,包括资产处置信息、保证人代偿信息、贷款明细信息、贷记卡明细信息、准贷记卡信息、担保信息。
公共信息社保公积金信息、*信息、欠税信息等。
查询记录记载何人何时因为什么原因查过您的信用报告。
个人信用信息泄露的四大危害情形,您中招了吗?
情形一:受害者被蒙骗主动转账不法分子获取受害人的身份证号、信贷、公共记录等详细信息后,可精准说出受害人的信息,最大程度“取信”受害人,以“公检法”等机关名义要求协助、假冒银行提示扣款、“手机号码中奖”、个人欠税等常见手段,用各种借口恐吓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情形二:受害者被冒名贷款2016年全国诈骗短信举报中,假冒借名贷款和网贷类占比居高。一是不法分子获悉受害人所有身份信息后,假冒受害者的名义,向银行或互联网机构申请贷款,让受害者蒙受损失;二是不法分子获知受害人的信用报告查询记录,就会发送“无需抵押、三分钟快速放款”等“诱人”贷款信息,一旦受害人急需资金融资,往往会被骗子利用“手续越简单越好,下款越快越好”的心理实施诈骗,极易陷入“*”、“高费用”、“耳机条款”的泥潭,无法抽身而退。
情形三:受害者被冒名办卡盗刷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盗取或购买他人个人信用报告和遗失的身份证,获取个人及银行账户交易流水信息,在网上银行服务平台冒名申办信用卡,并通过POS机及相关账户,疯狂刷卡套现。
情形四:受害者被垃圾文案以及骚扰电话困扰信息泄露可导致个人经常接到房产中介、信用卡推销、装修公司等文案短信和电话的“轰炸”,影响日常生活。
保护个人信用信息安全该怎么做?
要做到
妥善保管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对外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应注明用途;
保管好自己的信用报告,不随意提供他人,不要随意乱扔;
保管好互联网查询信用报告的用户名、*。
不要做
不要进入非征信中心官方网站或利用第三方平台链接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不要将信用报告有偿提供给他人,避免被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盗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不要把身份证借给他人、乱扔信用报告;
在商场、网吧等场所使用公共WIFI查询、保存信用报告等。
阅读更多精彩1. 舞彩 2018 汪运不间断 双重好礼等您拿2. 全新升级|广西农信手机银行消费、理财更方便
3. 收银通 | 让商户收款变得如此简单
本文部分文字及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