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银行卡业务群聊
我们的宗旨
方便大家,交流经验信息互通互补,扩展人脉资源
前几日,二嫂在家里炸了一些油饼和麻花,顺便给我带了些,说是让我尝尝鲜。看着金灿灿、透着香气的油饼、麻花,我的思绪回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我们家孩子有三男三女,很吉祥的比例和人数,上有父母双亲、爷爷、曾祖母,是个十口之家,即使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我们家也属于大家庭。
在农村,人口多分两种情况,要么是人多力量大、劳动力多,能帮助家庭挣工分;要么是人多嘴多支出多,如果孩子年龄太小,不但不能帮家里挣到工分,要靠救济粮。我们家就属于人多嘴多支出多,是等米下锅的家庭。
在我的记忆里,吃饭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个十口之家的头等大事。母亲不仅参加了生产队的集体劳动,而且承担着全家人的吃喝大事,那时没有钢磨,只有石磨,我记得母亲每隔两三天就要凌晨四点左右起来去磨面。由于我们家的石磨小,一早晨磨不了多少麦子,母亲常常要在四婶家的大石磨上磨面。特别是冬天,天气寒冷,黑灯瞎火,全靠一盏马灯和一堆柴火照明取暖,那时虽然我的年龄小,但是每当母亲要磨面时,我都会起来陪着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所以,麻花、油饼在我的记忆里,不仅仅是食物那么简单的事。
标签:
版权声明: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