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普通的手机浏览器,不开启定位权限就无*常使用;一个普通的手机输入法,拒绝它收集你的信用卡号和*等个人信息就不给你用……
继手机APP被媒体曝光过度获取用户权限后,一些软件开发者不仅没有改正错误,还耍起了“强制索权”的蛮横。
是用户真的“对隐私不敏感”,还是没有选择余地?记者对时下流行的一些APP进行了随机测试。
APP玩套路:不授权不给用
“我想掌握自己的流量使用情况,所以下载了一个电信营业厅APP,结果要使用它我还得授权它读取我的通话记录,允许它拨打电话,甚至允许它修改我的通话记录。”提到新近下载的这款掌上营业厅,杭州的胡先生显得非常生气。
记者在华为应用商城中搜索这款名为“电信营业厅”的APP时发现,该APP有1亿次的安装数量,综合评分为两星半。在下载该软件并安装完成后,APP弹窗提示记者:
应用程序将访问传输手机号码、IMSI、IMEI、MEID、手机型号等设备信息,系统验证通过后提供安全免密登陆、读取用户位置信息、读取手机通讯录、获取通话记录、拨打电话、发短信、修改联系人、调用摄像头、改变WLAN状态及录音等权限。如用户点击不同意,则自动退出该应用。
标签:
版权声明: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