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网络。
80后,无背景。接触信用卡是在2010年,当时与朋友合伙经营一家担保公司,和银行交往比较频繁,在当地中信分行副行长的邀请下办了人生中第一张信用卡,额度5000,呵呵,有意思吧。下卡看了额度就给行长打了电话,之后调额成3W。
开担保公司,有几个手头现金不紧的?发现信用卡是个好来路,这一发不可收拾,从此走上了卡奴的不归路。现在回头瞅瞅,这些年风风雨雨过来,信用卡用好了是个好东西,但是能有几个用好的?我算是个幸运儿了,多少卡奴走上了不归路?咱慢慢说吧。
第一张中信卡提额三万后,就给公司安了台机器,当即把钱刷了出来。至于钱的去向,结合工作内容想必大家都晓得了。那个年月,我们这边全是放款的,本来公司做的就是这个业务,哥几个凑点钱放放款很稀松平常的事。担保公司投资了200W哥仨整的,每人投了70W,当拿出这70W后,我手上基本没什么现金。所以当第一张信用卡下来后,那段时间我疯狂的跑银行,办卡T……
第二张卡是工行的,当时有了中信办卡的经验后,去工行办卡带上了注册1亿资金的担保公司股权证明,遂下卡五万。在这之后交行、农行、中行、包商都去申请,交行下卡5W、农行2.5W、中行没批、包商5W。
那个时候26封顶的机器得去银行申请,手头有了接近二十万的额度,每个月都干光,弄出钱来挣利息,怎么样都比26块钱一笔的手续费来的划算。
好日子不长,担保公司不给年检,公司合伙人经营起分歧,前期与银行的公关费用花销很大,放款的项目也有部分出现风险,11年底担保公司散伙。清算时候的糊涂账就不说了,反正最后公司账面上没剩几个钱,一屁股三角债,要不回来。信用卡当时也基本都是空卡,每个月倒来倒去。
12年担保公司不做了后,临时和朋友做起了电力施工,手头缺钱做工程,又陆续申请了华夏、招商、兴业,当时华夏5W,招商拒、兴业5W。又继续挪用了信用卡资金,拿出来做生意。在12年中秋节电力施工又出了事,赔的一塌糊涂。当时信用卡总欠款将近20W。
13年初无意间发现机可以个人办理机器,有第三方支付可以做代理。发现商机北京上海跑了半个月,签约第三方支付代理。
在我贸然拿下一个其他省代理后,在2014年初央行下文件彻查了8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暂停任何相关业务。不巧的是我签约的两家公司都在这八家里,而且给我下了个百万级别的罚单。这时候信用卡已经成为资金周转的必要工具,面对百万罚单,公司解散。公司前期经营的还算不错,信用卡负债没有太多的增长,大概在30W左右。
标签: